其他
这书质量没问题,书店碰到别错过!(聊聊毛边书)
毛边本也称毛边书、毛装、未裁本是书边不进行裁切保留其毛糙参差自然本色的书刊1981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对其有一个仅九个字的最简明扼要的注解:“书籍装订好后不切边。”
今天的读者偶尔在书店碰到此类书刊往往以为是不合格的半成品而置之不顾甚至还会问店员:“这本书怎么边没裁好就拿来卖了?”这是不了解毛边本装帧特征而产生的误解
(木有链接,500册一天不到卖完了)
对于毛边书爱好者来说用什么物件裁书也是需要讲究的有些读者希望书被裁开后仍旧保持毛茸茸的边这样看着摸着都舒服市面上有些毛边本随书附赠了一把特制木质裁书刀用这书刀裁边大致能达到这些爱好者的要求
一次是1935年4月10日给曹聚仁的信上说:
另一次是同年7月16日给东北作家萧军的信上说:
周作人1927.4.10 集外文
毛边书的理由,据我想来是很简单的,大约与上边所说的第一项相像,但是利益在于读者的方面。 第一,毛边可以使书不大容易脏,——脏总是要脏的,不过比光边的不大容易看得出。 第二,毛边可以使书的“天地头”稍宽阔,好看一点。不但线装书要天地头宽,就是洋装书也总是四周空广一点的好看;这最好自然是用大纸印刷,不过未免太费,所以只好利用毛边使它宽阔一点罢了。 此外在著者及书店有什么用意,我不知道,或者也有罢,或者没有。因为要使得自己的书好看些,用小刀裁一下,在爱书的人似乎也还不是一件十分讨厌的事。至于费工夫,那是没有什么办法,本来读书就是很费工夫的,只能请读者忍耐一下子。在信仰“时即金”(Time is money)的美国,这自然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在中国似乎还不十分痛切地感到罢。
(四月十日,于北京)
[附]毛边装订馀论的按语② [岂明案]有人要毛边,有人不要毛边,这是个人的嗜好问题,不是理论可以解决的,书店的唯一办法便是订成毛边与非毛边的两种,让主顾自由选择。但是似乎因了经验的教训,现在书店大抵多订非毛边的书发售,以致如原先那样想买毛边书的人也无处寻找,实在是很对不起的,虽然这是现代德谟克拉西的规则,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不管多数的意见如何。
(八月十三日)
【钟校】① 1927.4.30刊《语丝》129期。② 1927.9.17刊《语丝》149期。
新文学大家名家中除了周氏兄弟喜爱毛边本出过毛边本之外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林语堂冰心、苏雪林、谢冰莹、叶灵凤施蛰存、邵洵美、章衣萍、许钦文等等无一不出过毛边本
新中国成立后毛边本出版物日渐稀少,几乎凤毛麟角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毛边书”至今已存世不多现在毛边本往往是数量很少的“非卖品”、“征求意见本”、“赠送本”等有作者题字签名毛边本更是珍贵一般读者无缘见到